校内各单位: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2年度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知识创新专项项目类型包括基础研究项目和曙光计划。
(一)基础研究项目。主要支持科技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科学前沿探索,取得从“0到1”原创性突破。
(二)曙光计划项目。主要支持科研起步阶段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和科学探索。
二、支持强度
(一)基础研究项目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原则上不少于20万元。
(二)曙光计划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原则上不少于10万元。
(三)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可自筹资金,在保持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低于上述规定标准的情况下,适当调整项目立项数量,但立项数量不能超过分配指标数的2倍。
三、相关要求
(一)基础研究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1.项目负责人是组织单位的在职科研人员,无科研诚信不良记录;
2.重点围绕武汉市“965”产业体系(见附件)开展研究;
3.优先支持有成果转化前景的研究项目。
(二)曙光计划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项目负责人是组织单位的在职科研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无科研诚信不良记录。
(三)规范项目申报。本次项目实施周期统一为2022年6月—2024年6月,《项目申报书》的研究内容、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应与实施周期一致。以PDF格式上传的《项目申报书》应签字盖章,与在线填写的研究内容、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总经费、考核目标等主要内容一致。
(四)简化项目管理。项目经费实行“负面清单+包干制”管理,项目验收实行“备案制”管理,参照《市科技局关于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项目经费“包干制”和项目验收“备案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武科〔2020〕23号)执行。项目立项后不另行签订项目任务书,根据《项目申报书》中的考核目标进行验收。
(五)自主审核立项。各学院根据分配的立项指标,按公开、公正、择优原则,组织专家评审以确定立项项目,要求每个项目需经三名同行高职的专家进行评审;并将拟立项项目在学院网页上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学院推荐立项的项目相关材料(具体要求见下文)报科学技术发展院基础高新处。
(六)相关限制。已被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施联合惩戒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或参与申报。项目不符合有关保密规定的。已经获得国家、省、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同一项目不得申报。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且逾期未验收的单位(高校限制到院系,医疗机构限制到科室)及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四、材料提交
(一)立项项目材料网上提交
1.登录系统。登录武汉市科技局门户网站(http://kjj.wuhan.gov.cn),点击“项目申报与管理-在线申报”,以项目负责人账户进入“网上办事大厅”。
2.在线填写。点击“项目申报”板块,选择“2022年度项目-前资助项目-知识创新专项-基础研究项目或曙光计划项目”,在线填写项目信息。
3.上传材料。将签字盖章后的项目申报书及相关附件彩色扫描后以PDF格式上传。点击“提交”,该项目提交到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网上提交截止时间: 2022年4月26日。
4.提交项目。用申报单位账号登录,点击“推荐”,将项目提交至武汉市科技局,资料提交完成。
(二)学院推荐材料提交
各学院在完成项目立项评审程序后,以单个项目为文件夹打包以下材料电子版(以“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命名文件夹)发送至邮箱hkxykyc@126.com,纸质版需将每个项目的整套材料装进一个文件夹,报送行政楼620室。
需提交的材料为:
1.推荐函(电子版为经学院盖章、学院负责人签字后的PDF扫描版;线下提交纸质版2份,需签字盖章的原件)。
2.项目立项公示及评审结果(无异议后将公示网址及评审结果整理成word版文件,经学院盖章、学院负责人签字后的PDF扫描版作为电子版材料;线下提交纸质版2份,需签字盖章的原件)。
3.推荐立项项目汇总表(按照基础研究和曙光计划两类项目分别提交经学院盖章、学院负责人签字后的PDF扫描版及word版;线下提交纸质版各2份,需签字盖章的原件)。
4.所有推荐立项项目的《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按本条第(一)点“立项项目材料网上提交”程序网上提交,线下提交纸质版2份,需签字盖章的原件)。
5.专家评审意见表原件(电子版为原件的PDF扫描版;线下提交纸质版2份,需专家签字的原件)
学院提交材料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26日。
五、材料提交时间及咨询方式
联系人:汉口学院科研处
联系电话:027-59416597
电子邮箱:hkxykyc@126.com
汉口学院科研处